血漿療法,在現在的臨床應用中越來越廣。
它將血液中有害的物質過濾出去,進而治癒疾病。
現行常用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血漿置換術,另一種血漿雙重過濾術。
『血漿置換術』(PE):
它就像血液透析一樣,先把血液抽出來,
經由血漿分離器分離出來的血漿全部排除丟棄,
代以置換同等量的 FFP(新鮮的冷凍血漿)或白蛋白溶液以達到治療目的。
優點是含有病因物質的血漿成分全部被去除,
然而缺點是使用新鮮血漿可能會出現交叉感染和過敏反應。
『血漿雙重過濾術』(DFPP):
前半段和血漿置換術一樣。
然而經血漿分離器分離出來的血漿,
會再通過膜孔更小的血漿成分分離器,
使血漿中的 致病介質被滯留並棄去,
而白蛋白及小分子物質則可通過濾膜,與細胞成分一同輸回人體。
優點是可利用孔徑不同的血漿成分分離器來控制血漿蛋白的去除範圍;
補充液使用少; 不用補充血漿,避免交叉感染。
但是缺點是去除的效果比較差些。
什麼時候該使用血漿療法呢?
當我們需要移除致病的免疫球蛋白和發炎物質時:
1)紅斑性狼瘡(SLE)
2) 重症肌無力(Myasthenia gravis)
3) 血栓性血小板低下性紫斑症(TTP)
4)腎絲球腎炎(RPGN, goodpasture’s syndrome)
5)格林-巴利綜合征(Guillain barre syndrome)
當我們想移除代謝廢物時:
1)重症肝炎,
2)術後肝衰竭,
3)急性肝衰竭,
4)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
5)移除其他代謝廢物
當我們想降低血中的黏稠度時:
1) 多發性骨髓瘤 (Multiple myeloma)
2) 高脂血症 (Hpertriglycermia)